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 培养计划的意见
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当前位置:首页
2023-11-27 作者 : 围观 : 487次
央广网天津10月30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近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十年教育路:成就·互鉴·未来暨‘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学术论坛”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旨在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积极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提升天津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天津国际教育“朋友圈”,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外国语大学供图)
开幕式上,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智库建设等工作。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境外办学等开展合作,围绕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教育决策咨询、国际理解教育等开展智库研究。
在主旨发言环节,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俊着重阐释了国家公派留学如何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认为,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强国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内涵,完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增强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强化科研引领支撑,发挥地方院校主体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认为,从国际发展的视角,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政策理念、形成激励性地方政策和加强平台建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市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副主任杨延认为,“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将进入新的阶段,未来应重点加强国际合作基础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职教国际合作,促进中外产业转型升级,扩展人文交流领域与方式,积极参与职教全球治理。
过去10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动投身“一带一路”倡议,以语言互通构筑民心相通之路,31个外语语种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与共建国家的84所高校签署百余份合作协议,近1500名学生赴共建国家学习交流、1.7万余名共建国家学生来校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以文献外译铸就文明互鉴之路,承担或参与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等50余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外译任务,在海内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发热烈反响;以青年交流铺就民心相亲之路,自2020年起组织“汉语桥”线上线下团组近7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团组23个,吸引了全世界万余名中文爱好者参与,孔子学院注册学员人数超过10万人,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当地人数达到近百万人次,续写了千年友谊,汇聚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据了解,此次实验室轮转课程是该学院进行的大规模、深层次、全覆盖的教学改革。整个课程时长为16周,围绕信息与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与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与大健康3个领域方向,从全校范围内遴选了43个学科交叉高水平实验室供学生选择。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最新资讯
公告文件
会议交流
网站分类